9月8日晚,嘉兴南湖学院在学校田径场举行了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典礼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贾文胜以“赓续红色血脉 领悟成长秘诀 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为题,为2496名新同学上了一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他以“伟大、诗意、活力”三个词介绍了嘉兴,从“特殊的校名、特殊的成立时点、特殊的发展使命”三个维度介绍了嘉兴南湖学院,勉励大家明白一个“有为才有位”的道理,追求“红专并举,知行双修”两种品质,寻思“人生观、职业观和学业观”三大问题,践行“认真做事、老实做人、勤学苦练、乐于奉献”四句格言。
讲稿全文如下:
赓续红色血脉 领悟成长秘诀
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嘉兴南湖学院院长 贾文胜
2022年9月8日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南湖之滨,红船之畔,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嘉兴南湖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诸君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2496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父母、亲人和师长表示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
新生同学们,嘉兴,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腹地中心城市;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嘉兴南湖学院,是“建党百年、百年建校”背景下新转设的公办本科高校。来到这里,加入这个大家庭,你们一定会倍感自豪,因为你们将是这座伟大城市快速崛起的见证者,这艘百年红船破浪前行的守护者,这所全新大学蝶变跃升的亲历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就会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之荣光、这汪湖水之激荡、这所学校之魅力。
❖
借此机会,先向诸君推介这座城市和这所学校。
嘉兴,是一座伟大的、富有诗意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首先,嘉兴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嘉兴是一座流淌“红色基因”、总书记亲自擘画蓝图的伟大城市。伟大起点创造伟大历史。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从上海乘坐火车到嘉兴南湖续会,开启了一段开天辟地的奋斗历程。一叶红船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冲破暗夜,驶出一段跨世纪的航程,让世界看到巍然屹立的东方。伟大领袖赋予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6次深入嘉兴考察指导,亲自概括提炼阐释“红船精神”,亲自提出“六个一”党员学习必修课,亲自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挥锹奠基,亲自引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亲自圈定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亲自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红船并发表南湖重要讲话……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航向,嘉兴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伟大时代续写伟大荣光。踩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鼓点,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嘉兴正以市域范例生动折射、全景呈现民族复兴的胜景、现代化强国的风采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模样。若问嘉兴,“嘉者,美也;兴者,起也”,守好红色根脉,续梦起航,嘉禾大地春雷滚动,一个续写荣光的时代倏然开启。
其次,嘉兴是一座富有诗意的城市。
嘉兴是一座满载江南柔情的诗意之地。嘉兴的风景浸染着诗意,嘉兴的文化酝酿出诗意,嘉兴的生活更是充满了诗意。嘉兴是一方山水唯美的灵秀之地,尽显诗画江南的独特韵味。“轻烟漠漠雨疏疏,碧瓦朱甍照水隅。”嘉兴天生丽质,秀水泱泱、田园青青,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整座城市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江南美”。嘉兴是一方文脉悠长的文明之地,诉说着绵延不绝的诗韵芳华。嘉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7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天下才子,半出江南,江南才子,嘉兴为甚。”“诗豪” 刘禹锡、文坛领袖朱彝尊、国学大师王国维、文学巨匠茅盾、新月诗魂徐志摩等大批名人翘楚诞生于此,可谓是人文璀璨、风华绝代,诗史于斯。嘉兴还是一方诗意烟火的乐居之地,造就了独特的生活美学。熙熙攘攘的越秀集市,人潮涌动的南湖天地,“江南味”十足的月河历史街区,森林里的城市火车站,嘉兴的宜居适业,汇聚成诗,最抚凡人心。若问诗意,不必去远方,嘉兴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兼有市井烟火味,这里绝对诗意盎然、风情万种。
第三,嘉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嘉兴是一座如潮涌动、蝶变跃升的活力之都,从古至今都保持着强劲活力。古时嘉兴,市肆繁华,商贾云集。“泽国之雄,江东一大都会”,这里“应运而兴”,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这里是国家重要产粮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宋锦由来出秀州”,最早的丝绸源自这里,更有“收不完的西塘纱”“丝绸之府,衣被天下”传为佳话。江南旧城宛在,昔日繁华依然。今日嘉兴,动能充沛,魅力十足。这里人口活力足,2021年人口增长勇夺“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年人口增量逾10万的地级市。这里产业活力旺,下辖五县(市)全部上榜全国百强县,清华长三院、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等高端平台不断成长涌现,掀起风起云涌的创新迭代大潮。这里空间活力大,接轨大上海,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城市框架越拉越大。这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最低,“均衡富庶”“共同富裕”“宜居乐业”活力无限。若问就业,嘉兴蓄力千年,活力十足,这里是绝对值得选择的创业乐土。
❖
讲到嘉兴南湖学院,可谓是“老树发新芽”,是一所既有百年传承,又有全新使命的老新校。
回顾百年过往,我们无比自豪。
学校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14年创办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此后百年间,学校数易其名、学脉相承,校址辗转、丹心如始。千禧年,嘉兴汇融,六校并入,干合枝连,组建嘉兴学院。2003年,枝头吐新芽,创办独立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20年12月,嘉兴南湖学院成功转设,原校址独立办学。巍巍学府、煌煌上庠,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栉风沐雨、沧桑百年,在百年校史的灿烂星河里,一个个闪亮的名字需要铭记,一段段传奇的故事需要传颂。大家未必了解,1939年为师生上“开学第一课”的是周恩来总理,讲授的内容是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解放前参加革命,组织农民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大学校长、浙江省省长的沙文汉,是我们的知名校友。大家也未必了解,“整体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曾受聘担任嘉兴学院首任名誉院长,并为学校题写校名和校训;中国武侠小说宗师金庸也曾结缘学校,捐资300万港币建造金庸图书馆,并亲笔题词“感我桑梓赐以嘉名,愿以菲薄助振斯文”。学校百年文脉,筚路蓝缕,影响深远,除了以上提及的革命家、教育家、理学家、大文豪等,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社会贤达、优秀校友,他们各自活跃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为社稷效力,却始终心系学校,关心支持学校发展。
展望美好未来,我们无比自信。
嘉兴南湖学院转隶启程的三个“特殊”,预示着这是一所荣光无限、希望无限的学校。
校名命名“特殊”。
嘉兴南湖,与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相对应,是“中国共产党”的分娩地;与红船相连,是“红船精神”的代名词;与党的初心相呼应,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誓点。以此命名我们的学校,是何等的光荣、何等的幸运,我们也因此必将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聚光灯下的我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宠儿。
成立时点“特殊”。
百年之前,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一叶画舫上扬帆起航,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引领中国崛起振兴。百年华诞之际,一所以革命红船起航地命名的高等学府——嘉兴南湖学院正式成立,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全面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建党百年,百年建校”成为我们的创校格言,更是滋养我们成长的不竭动力。
发展使命“特殊”。
高光之时、荣耀之地,非常之转设,必将承载非常之使命,我们要聚焦“红色基因、绿色发展、协同共赢、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即服务“革命圣地”,讲好红船故事,打造红色大学;服务“战略要地”,讲好嘉兴故事,打造城市大学;服务“产学研高地”,讲好创新故事,打造产业伙伴型大学。
三个特殊,三大使命,无不是对这所学校见证百年、生于盛世、荣耀未来的赞美与期许。
“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学校的发展亦如是。由于刚刚转设,学校整体办学实力还有待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校园环境、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问题会一个个得到解决,条件会一点点得到改善,美好大学的梦想和大学美好的过程都一定能实现。因为无论你我来自哪里,到了这里就是一家人,嘉兴南湖学院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因为“教师幸福生活、学生体面就业”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为师生发展创造条件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南湖学院新的故事主角,将在这片热土上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此时此刻,作为师长,我有几句话送给大家,概言之,是“1234”,与大家共勉。
一、明白一个道理:有为才能有位。
“为”是指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位”是指岗位、职位、地位。“为”与“位”是一体两面,是因果关系。“为”是前提、是关键;“位”是体现、是结果。同时,“位”又反作用于“为”,给“为”创造条件,让我们更好地“为”。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大学的学子,要坚定“有为”才能“有位”的信念,扛起“有位”必须“有为”的担当,修炼“有为”不必“有位”的境界。
重“为”轻“位”。
要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把心思用在实干上,切不可因“无位”而自怨自艾,要立足平凡岗位发出光和热,于无声处有所为。
有“为”待“位”。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练好“修为”干出“作为”,才能等来适合自己的位子。
在“位”善“为”。
“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要顺势而为,善作善成,善于总结找规律,善于发现找问题,善于创新找方法,善于执着找成功。
二、追求两种品质:红专并举,
知行双修。
“红专并举”,就是要举“红”为人,举“专”做事。“红”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喜爱的、代表吉祥喜庆、奔放活力且富有生命的色彩,既可理解为向上、向善且富有活力的人生价值追求,又可理解为代表进步的革命思维。举“红”为人,就是要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专”是成事之关键,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人之一生,能干成一件大事就很了不起了。举“专”做事,就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结合所处环境和需求,务实规划成长目标,精准选择人生志向和发力点,沉下心来,专心致志,一步一个脚印,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知行双修”,就是要修“知”强认知,修“行”重践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有如理论认知与实践验证,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呈现“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循环往复之螺旋式上升的关系。《礼记·中庸》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强调的就是修“知”,笃行强调的是修“行”。唯有“知”与“行”共修,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修正理论,方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之目的。无论品德养成、能力提升,还是学业发展、职业成长,均应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行双修、表里如一。
三、寻思三大问题:人生观、
职业观和学业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生苦短,须臾之间。想要过好此生,关键在于“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希望你们经常反思三个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学业观。
我的人生该如何度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这样写道:“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作的斗争。’”你们要从卿卿我我的小格局里超越出来,从顾影自怜的小视野中跳脱出来,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大时代的语境中寻找自己的方位坐标,在大历史的背景下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我如何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人生天地间,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都要努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而是要管好自己,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兼济天下就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济世利民,惠泽他人,努力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佛系”不该是你们的心态,“躺平”不该是你们的姿态,忙起来、紧起来、实起来,秉烛达旦、闻鸡起舞才该是你们的常态。希望你们在书海泛舟中增长阅历,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灵感,在运动拼搏中康强体质,让每一天的光阴都不虚度,每一刻的自己都倍感充实,每一秒的心情都充满阳光。
四、践行四句格言:认真做事、
老实做人、勤学苦练、乐于奉献。
认真做事,做一个被需要的人。
认真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人只有认真做事,能做事、做成事,他才会被他人、组织、社会所需要,也才具有社会学意义上“被需要”的价值,他的人生才会有发展。
老实做人,做一个被认可的人。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诚信才会被信赖,老实才会被认可。希望你们老实做人,待人诚信重小节,千万不要有意无意耍些“小聪明”,因为“小聪明”终究会被识破。
勤学苦练,做一个被推崇的人。
“业精于勤,荒于嬉。”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王羲之苦练书法染黑池塘方成大家。希望你们真正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勤学苦练、增强本领。要知道,成为一个“被推崇”的成功者,没有其他捷径,惟此华山路一条。
乐于奉献,做一个被赞美的人。
“肥皂一经使用,便会逐渐溶化,甚至消失殆尽,但在这之间,却能使被洗物尽涤肮脏。”任何“被赞美”的人和事物,都在于其奉献出自身所体现的价值。希望你们做一个快乐的奉献者,因为付出就是另一种得到,奉献就是另一种索取。
❖
同学们,人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希望你们赓续红色血脉,领悟成长秘诀,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在嘉兴南湖学院锤炼意志、信心和品格,收获知识、健康与快乐,祝愿各位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