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部门、单位:
根据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最新部署要求,现就当前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如下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切实加强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全面升级校园防控措施。即日起,关闭北门,西门作为校园的唯一进出口,对校园实行封闭管理。严控各类人员入校,遵循各类人员非必要不入校原则。严格实行各类入校人员资格审核、测温亮码和登记制度。严禁快递、外卖等进入校园。严格暑期留校生的日常管理,暑期留校生每日6:00-22:00之间凭“嘉园直通码”扫码出入校园,当天须在22:00前返校,如离开嘉兴大市,中途不接受返校申请,等开学后才能入校。即日起,停止由学校安排的学生暑期实习、实训、实践等活动,并合理安排好相关学生安全回家。
严格落实人员管控措施。教育引导全体师生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树立个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意识,要求少旅行、少聚集、原则上不参加大型聚集性活动。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倡导“非必要不出省”。各二级党组织须摸清目前居住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教职工人数,要求此类教职工暂缓返嘉,并建立起“一对一”沟通联络;要落实教职工到校前14天的行动轨迹排摸和体温检测。学生工作处须摸清目前居住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人数,建立起“一对一”沟通联络,落实学生到校前14天的行动轨迹排摸、体温检测、“返校登记表”填写,并做好由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嘉学生的隔离等管控措施的预案。后勤服务中心和安全保卫处要强化工作人员管理,后勤、保安、食堂等工作人员返校返岗前需查验防疫行程卡,提供疫苗接种证明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岗前进行1次疫情防控和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从严管理大型聚集活动。党委(校长)办公室严格控制大型、聚集性活动的审批与管理。根据“非必要不举办”、“谁组织谁负责”要求,通知各部门、单位整理筛查后阶段需要举办的大型活动以及需要外省人员或外籍嘉宾参与的活动,如非必要,应暂停或推迟举办;必须举办的需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党委(校长)办公室报备,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方可举办。线下活动鼓励改用线上方式开展,避免线下开展,造成人员接触感染。体育与军训部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学生军训工作方案,按照计划科学组织实施,确保安全。
二、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统筹,确保学校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的高效运行,切实履行防控责任。
强化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好暑假期间中层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各二级党组织履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相关舆情引导,提前做好风险排查与处置预案;激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机制,保证所在区域出现疫情时,第一时间规范、高效应对处置。
备足防疫所需物资。后勤服务中心根据学校现有师生规模,备足相应数量的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同时,在校园区域内,设置与学校师生规模相匹配的宿舍、教室、办公室等集中留观监测点,如有异常,送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稳妥推进疫苗接种。各二级党组织做好推进教职工疫苗接种工作,要求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教职工要积极主动、配合在暑假期间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学生工作处做好推进学生疫苗接种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大一新生以及符合条件但尚未接种疫苗的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新学期报到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三、坚持统筹推进,科学谋划秋季开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精准制定开学方案。目前仍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开学,但根据疫情变化,教务处须提前做好老生线上教学、新生推迟入学的预案;学生工作处须及时谋划学生“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的预案。教务处、各二级学院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学生工作处、各二级学院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将相关防控要求和开学安排及时告知每位师生。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在开学前14天组织开学演练,查漏补缺,确保开学安全有序。
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各部门、单位要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开学前,后勤服务中心要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与预防性消毒工作,特别是要做好食堂、宿舍区域、厕所、垃圾箱房、电梯、阅览室和隔离区域等的卫生消毒,彻底整治校内卫生死角,有效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做好相关记录。
强化专项督查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校园疫情防控专项督查检查。加强校园管控,确保校园安全,加强监管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情况,推进师生疫苗接种工作,制定在校师生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制订等,要确保以上疫情防疫工作件件落实落细,实现闭环管理、精准防控、精密智控。
嘉兴南湖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1年8月7日